这些家常菜天天吃,竟是高血脂、高血压的“元凶”?
- 来源:营养管理
2021-05-12 17:06:09
400
肥胖 作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会影响健康、颜值和心情 灵魂拷问来了: 你属于“胖友”吗? 有专门的计算公式: BMI=体重(kg)÷身高2(m2) 根据“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”制定的标准:算出的BMI≤18.5为偏瘦,18.5<BMI<24为正常,BMI≥24为超重,BMI≥28为肥胖,BMI≥30为重度肥胖。 5月11日为世界防治肥胖日,谐音“我要腰”,表达了肥胖人群想变瘦的愿望,旨在呼吁大家关注肥胖问题,提醒注意预防肥胖。 拒绝肥胖,远离高血脂、高血糖、痛风……清淡饮食,逐渐成为生活新风尚。但你知道吗?很多菜看似健康,实则是“吸油大户”。在烹饪过程中,食材吸入超多油脂,成为了很多人肥胖的“加油站”。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建议成年人摄入烹调油量不超过30g/天,而实际上吃一盘100g左右的炒鸡蛋,一天的油摄入量就超标了。 炒鸡蛋的吸油率高达43%,鸡蛋和番茄分为两次烹饪,原本已经加了两次油,再加上有些人还会加糖、番茄酱等等,更加造成热量爆棚。 干锅土豆 油炸土豆的吸油率为15%,将土豆过油煸炸做成干锅,可以说吸饱了油,后续烹饪还会继续添加其他调料,不适合减肥人群。 油焖茄子 茄子原本是非常健康的食材,但是用油焖的方式烹饪,会让它变成吸油的海绵,很容易就油量超标。 还有如干锅花菜、炸藕夹、炸韭菜盒子、水煮鱼等都属于“重油菜”,吃多了容易让人患上慢性疾病。 油腻食物种含有丰富的脂肪,长期吃容易摄入过多饱和脂肪,堆积在体内引起肥胖。 油脂吃太多,除了引起肥胖,还会导致过多营养脂类、糖类滞留在体内,再加上久坐不动,时间长容易引起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血压。 肥胖人群的血液中的脂肪酸过多,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贮存,沉积在血管中造成动脉硬化,形成血栓,容易引起脑梗塞、脑出血和中风等疾病。 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,吃太油时,过多脂肪堆积在肝脏中,让肝脏无法正常代谢,逐渐形成脂肪肝。 油炸、油焖和爆炒,味道虽好但是“重油”威胁可不小,换成蒸、煮、炖、拌,少喝油更健康! 你学会了吗? 世界防治肥胖日 预防肥胖从清淡饮食开始! 转载请注明出自脂玫乐:https://www.zmelo.com/